首頁 > 萬正電子 > 新聞中心

                    100個PCB人,99個會在這些地方出錯

                     來源:萬正科技   更新時間:2022/8/24   閱讀次數:159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原理圖常見錯誤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ERC報告管腳沒有接入信号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a. 創建封裝時給管腳定義了I/O屬性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b.創建元件或放置元件時修改了不一緻的grid屬性,管腳與線沒有連上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c. 創建元件時pin方向反向,必須非pin name端連線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d.而最常見的原因,是沒有建立工程文件,這是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元件跑到圖紙界外:沒有在元件庫圖表紙中心創建元件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創建的工程文件網絡表隻能部分調入pcb:生成netlist時沒有選擇為global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4)當使用自己創建的多部分組成的元件時,千萬不要使用annotate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PCB中常見錯誤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網絡載入時報告NODE沒有找到

                      a.原理圖中的元件使用了pcb庫中沒有的封裝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b.原理圖中的元件使用了pcb庫中名稱不一緻的封裝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c.原理圖中的元件使用了pcb庫中pin number不一緻的封裝。如三極管:sch中pin number 為e,b,c, 而pcb中為1,2,3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打印時總是不能打印到一頁紙上

                      a.創建pcb庫時沒有在原點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b.多次移動和旋轉了元件,pcb闆界外有隐藏的字符。選擇顯示所有隐藏的字符,縮小pcb, 然後移動字符到邊界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DRC報告網絡被分成幾個部分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示這個網絡沒有連通,看報告文件,使用選擇CONNECTED COPPER查找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作較複雜得設計,盡量不要使用自動布線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、PCB制造過程中常見錯誤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焊盤重疊

                      a.造成重孔,在鑽孔時因為在一處多次鑽孔導緻斷鑽及孔的損傷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b.多層闆中,在同一位置既有連接盤,又有隔離盤,闆子做出表現為隔離,連接錯誤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圖形層使用不規範

                      a.違反常規設計,如元件面設計在Bottom層,焊接面設計在TOP層,使人造成誤解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b.在各層上有很多設計垃圾,如斷線,無用的邊框,标注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字符不合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a.字符覆蓋SMD焊片,給PCB通斷檢測及元件焊接帶來不便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b.字符太小,造成絲網印刷困難,太大會使字符相互重疊,難以分辨,字體一般>40mil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4)單面焊盤設置孔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a.單面焊盤一般不鑽孔,其孔徑應設計為零,否則在産生鑽孔數據時,此位置出現孔的坐标,如鑽孔應特殊說明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b.如單面焊盤須鑽孔,但未設計孔徑,在輸出電、地層數據時軟件将此焊盤做為 SMT焊盤處理,内層将丢掉隔離盤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5)用填充塊畫焊盤

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樣雖然能通過DRC檢查,但在加工時不能直接生成阻焊數據,該焊盤覆蓋阻焊劑不能焊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6)電地層既設計散熱盤又有信号線,正像及負像圖形設計在一起,出現錯誤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7)大面積網格間距太小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網格線間距<0.3mm,PCB制造過程中,圖形轉移工序在顯影後産生碎膜造成斷線.提高加工難度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8)圖形距外框太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應至少保證0.2mm以上的間距(V-cut處0.35mm以上),否則外型加工時引起銅箔起翹及阻焊劑脫落.影響外觀質量(包括多層闆内層銅皮)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9)外形邊框設計不明确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很多層都設計了邊框,并且不重合,造成PCB廠家很難判斷以哪一條線成型,标準邊框應設計在機械層或BOARD層,内部挖空部位要明确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10)圖形設計不均勻

                      造成圖形電鍍時,電流分布不勻,影響鍍層均勻,甚至造成翹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11)異型孔短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異型孔的長/寬應>2:1,寬度>1.0mm,否則數控鑽床無法加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12)未設計銑外形定位孔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有可能在PCB闆内至少設計2個直徑>1.5mm的定位孔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13)孔徑标注不清

                      a.孔徑标注應盡量以公制标注,并且以0.05遞增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b.對有可能合并的孔徑盡可能合并成一個庫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c.是否金屬化孔及特殊孔的公差(如壓接孔)标注清楚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14)多層闆内層走線不合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a.散熱焊盤放到隔離帶上,鑽孔後容易出現不能連接的情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b.隔離帶設計有缺口,容易誤解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c.隔離帶設計太窄,不能準确判斷網絡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15)埋盲孔闆設計問題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設計埋盲孔闆的意義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a.提高多層闆的密度 30% 以上,減少多層闆的層數及縮小尺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b.改善 PCB 性能,特别是特性阻抗的控制(導線縮短,孔徑減少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c.提高 PCB 設計自由度

                      d.降低原材料及成本,有利于環境保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還有人将這些問題歸納到工作習慣方面,出問題的人常有這些不良習慣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缺乏規劃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俗諺說, "如果一個人事前沒有計劃,便會發現麻煩會找上門。"這當然也适用于PCB的設計。讓PCB設計可以成功的許多步驟之一是,選擇合适的工具。現今的PCB設計工程師可在市面上找到許多功能強大且易于使用的EDA套件。每一款都有本身獨特的能力,優點和局限性。另外,還應該注意,沒有一款軟件是萬無一失的,所以諸如組件封裝不匹配的問題是一定會發生的。沒有一款單一工具可滿足你所有需求的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,雖然如此,你還是必須事先下功夫研究,努力找出最适合你需求的最佳産品。網絡上的一些信息,可以幫助你快速上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溝通不良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盡管将PCB的設計外包給其他廠商的作法正變得越來越普遍,而且往往非常具有成本效益,但這種做法可能不适合複雜度高的PCB設計,因在這種設計中,性能和可靠性是極其關鍵的。随着設計複雜度的增加,為實時地确保精确的組件布局和布線,工程師和PCB設計者之間的面對面溝通就變得非常重要,這種面對面的溝通将有助于省去日後昂貴的重做(rework)工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樣重要的是,在設計過程的早期階段就要邀請PCB闆制造商加入。他們可以對您的設計提供初步的反饋,他們可根據其流程和程序讓效率最大化,長遠來看,這将可幫助你省下可觀的時間和金錢。借着讓他們知道你的設計目标,及在PCB布局的早期階段邀請他們參與,你可以在産品投入生産之前即可避免任何潛在的問題,并縮短産品上市的時間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未能徹底測試早期的原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原型闆可以讓你證明你的設計是按照原來的規格在運作。原型測試可以讓你在大批量生産之前驗證PCB的功能和質量,及其性能。成功的原型測試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經驗,但一個強大的測試計劃和一組明确的目标可縮短評估時間,且也可以降低生産相關錯誤的可能性。如果原型測試過程中發現任何問題,就需要在重新配置過的電路闆之上進行第二次的測試。在設計過程的早期階段将高危險因素納入,你将可從測試的多次疊代中受益,及早找出任何潛在的問題,降低風險,确保計劃可如期完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使用低效的布局技術或不正确的組件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小,更快的設備讓PCB設計工程師要為複雜的設計布局,這種設計将采用更小的組件來減少占用面積,且它們也将放得更加靠近。采用一些技術,例如内部PCB層上的嵌入式分立器件,或引腳間距更小的球栅數組(BGA)封裝,都将有助于縮小電路闆尺寸,提高性能,并保留空間,以便在遇到問題後可以重做。當與具有高引腳數和更小間距的組件搭配使用時,在設計時間選擇正确的電路闆布局技術是很重要的,如此即可避免在日後出現問題,及盡量降低制造成本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外,一定要仔細研究,那些你打算使用的替代組件之取值範圍和性能特點,即使是那些被标示為可直接插入的替換組件(drop-in replacement)。替換組件特性的微小變化,可能就足以搞砸整個設計的性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忘記為你的工作備份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将重要數據備份起來。這還需要我來提醒嗎?至少,你應該将你最重要的工作成果和其他難以替代的文件備份起來。盡管大多數的公司每天都會将公司的所有數據備份起來,但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可能不會這樣做,或者如果你是在家工作的人也不會這樣做。現今,将數據備份到雲端是如此的方便和便宜,實在沒有任何借口不将數據備份起來,将數據保存在安全的處所,以免它被竊、遇到火災、和其他本地性的災害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為單人島嶼

                      雖然你可能認為你的設計是完美無瑕的,且犯錯根本就不會是你的風格,但很多時候,你的同侪會在你的設計看到一些你沒有注意到的錯誤。有時候,即使你知道了設計的複雜細節,對它接觸較少的人可能可以保持一種更客觀的态度,并提供寶貴的見解。與你的同侪經常檢視你的設計,有助于找到不可預見的問題,并讓你的計劃保持在正确的軌道上,将費用維持在預算之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然,犯錯不可避免,但隻要能學到教訓,下次就能設計出優秀的産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:文章來自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自:網易


    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:重磅:2022年中國PCB行業核心要素一覽
                    下一篇:2022年電路闆行業研究報告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桃,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18,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